今天是: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寻根访祖 > 宗祠家庙

瑶里程氏宗祠的前尘往事
发布时间:2021/1/11   来源:瑶里程氏   点击:4250
 

宗祠是一个以姓氏、宗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和组织起来的,用以宗族内的祭祖和其他公共活动的空间,它承载着一个家族的传统和文化。程氏宗祠又名“惇睦”堂,释义为“惇厚诚实、相敬和睦”, “惇睦”二字,即是程氏祖先对族内子孙后代的期许,也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育。程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道光年间重新整修过,是当时瑶里程姓人家的活动空间,他们在这里祭祖先、议事、审断、举行婚丧嫁娶仪式,他们将之视为神圣之地,敬畏、信仰它。

瑶里程氏以唐代开国元勋、瓦岗寨英雄程咬金为始祖。每年冬至和清明节,族人都在这里祭祀他们的先祖,其中尤以冬至节祭礼最隆重。立于程氏宗祠之中往日的祭祀场面仿佛历历在目——跪拜、上香、祭酒、奉食、进汤。“子孙入祠堂,当正衣冠,即如祖考之在上,不得嘻笑、对语、疾步。”意为晚辈进入祠堂时衣着要整齐,不能在里面嬉笑、说话,走路的步速要慢。当然,不是人人都能亲历这个神圣的场合,宗族在选择参加祭祀的人时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是秀才以上的族人,靠钱买得学历的族人也允许参加,凡没有读过书的“白生”只能在年老时才能参加。于这庄严而神圣的祭祀场景中我们看到了古代人对与祖先的敬畏,对伦理的尊重;通过对祭祀人的限制,还宣扬了长幼有序、鼓励读书的思想。

无论何时鼓励读书总是不落伍的教化。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对谕广训》中对祠堂的功能有这样的说明:“立家庙以蔫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家庙即祠堂,它的首要功能就是祭祀祖;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也都是宗族的任务。

在瑶里,宗族的私塾学堂大多就设在祠堂里或附属在祠堂旁,比如这座祠堂的旁边就是程家的私塾学堂。虽说如今早已听不见朗朗书声,但是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孩童们束冠礼学,跟着先生摇头晃脑的背诵唐诗宋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到海不复会”;几个学生顽皮,伏案偷偷逗蟋蟀,先生停下步子、睁眼,恰巧抓了现行,戒尺敲过一个一个稚嫩的手板,先生说,“看你还调皮!”。在对于古代私塾的猜想里,似乎总有李白的诗句被摇头晃脑的读出来,也总有一两个学生在先生的戒尺下重复一句又一句的“下次不敢了”。

不知是否应了“惇睦”二字,程氏宗祠曾经还流传着一段佳话。开国元帅陈毅来到瑶里亲自指导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当时曾在这里召开过抗日动员大会。会上,陈毅与他在国民党的胞兄陈孟熙上校握手言和,并且说:“我与哥哥,一个是共产党,一个是国民党,过去打了多年的仗,俗话说‘家不和外人欺’,现在日本鬼子打我们,因此,兄弟之间要团结,国共两党之间也要殊途同归,共同抗日,枪口一致对外”。

在古代祭祖先、猜灯谜、发粮饼、唱大戏,除不肖子孙外,从老到幼参与其中。如今去程氏祠堂,一定要去戏台上看一看戏才不枉此行。

戏台一般都设在门屋后,隔着天井面对享堂,为的是大家可以看到。程氏祠堂大门内的后面就是一个被称作“万年台”的戏台,这两侧高台的中部置有左右伸缩的戏台台板,演戏时伸出台板,不演戏时收回台板,伸缩自如,可惜台板在文革时被拆除了。好在,时至今日这里的戏台上依旧会响起咿咿呀呀的对白,所以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去瑶里、去程氏宗祠听一听戏的雅致。如果在家里对着电视机让你觉得有些冷漠,而去电影院看电影又未免太浮躁;如果你怀念儿时远远眺望的戏台,朴素无华的舞台表演,那么,就来程氏祠堂听一听戏吧。

江西景德镇瑶里镇程氏宗祠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典范性的建筑是有明确规定的,这种规定遵循的是伦理原则;中国的建筑又十分注重风水,风水的动机在于建筑物自身的适用,同时,也在于更好地实施伦理原则.但是,当伦理规定与风水规定发生冲突时,采取通变的办法往往可以调和这种冲突.看似伦理让步于风水,但风水最终还是为伦理服务.景德镇市瑶里镇的程氏宗祠的变形处理很能说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规定与通变的关系.

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伦理与风水是一种主次的关系.风水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与天的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或者是手段,风水的目的在于建筑物方位,地势的最佳选择.再进而言之,在中国的建筑理念中,甚至有较好的方位和地势的建筑物也并不是最终目的,因为中国的伦理文化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定在合乎规定的伦理道德上,所以风水也是为伦理服务的.由风水得到的最佳居住位置和环境目的在于满足居住者身心健康的需要,最终是实现合乎天道人道地道的家庭伦理和谐的需要.这也正是《释名》上说的:"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道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

通变的解释及其实践

由于伦理与风水之间有一个主次的规定,所以一般情况下,伦理与风水并不产生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但是,伦理的规定与风水的规定在操作上毕竟属于两个范畴,在某种情况下,还是会有矛盾发生.当伦理规定与风水规定发生矛盾时,采取通变的办法往往可以调和这种冲突.看似伦理让步于风水,但风水最终还是为伦理服务.景德镇市瑶里镇的程氏宗祠的变形处理很能说明中国传统建筑中范式与通变的关系.

何为"通变" 《易 系辞上》有:"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通变","通"在前,"变"在后,则是以推而行之为本,化而裁之为辅.中国历来行事,大多采取的就是以遵循先例而行之使之一以贯之为主,适度改革或改良使之发生变化与时相合为辅,以求社会在稳定中前进."通变"之论的要诀在此.但中国的传统也会强调"变通",变而通之,只有变才可能通.这就是较为积极的改革或改良的思想和作为了.同样在《易 系辞上》中有:"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孔颖达疏曰:"物之穷极,欲使开通,须知其变化,乃得通也."所以"变通"之说,也就可以理解为"随机而变",即因人而变,因事而变,因情而变,因景而变,可以遵循某种规则,但又不必拘泥于这种既定的规则.只要能实现既定规则,适当变化也未尝不可,这便是"通变"之义了.

中国人十分看重建筑之事,把它作为实现人伦天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重要的典范性的建筑必须实现伦理的礼仪性质不必赘述,即使是一般民宅,也要求把家庭伦理的教育养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否则就不合乎建筑伦理的要求.这是中国建筑"通"的要求.但是,时代毕竟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经济的发展变化要相适应,王权统治也要加强,而礼仪的空间地点也会随着朝代的变更而发生转移,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变"了.北京城里的明清宫殿与咸阳宫殿的变化已是很大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许多规定,都可以看作是"通变"的结果.传统建筑的"通变"实践有风水规定内的变通,也有风水规定与伦理规定发生矛盾时人们采取的变通.风水规定内的变通,可以江西流坑的明清民居建筑为例.

江西农村的民居,普遍坐北朝南,这遵循的是"向阳"的风水规定.居住于山区的百姓,根据"向阳"的规定,还注意"背山"的规定,以获得更好的"向阳"条件和由前向后逐步走高的地势以求人丁兴旺.居住于水畔的百姓,则注意"面水"的规定,这是由于水岸的地势与山势有相同特点和近水方便,面水受财之故.但是流坑村则不同:流坑村南面靠山,东,北,西三面环水,乌江自村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中来,沿村子的南侧转向北流,又在东北角绕向西去,村盘正处于江水环抱之中.村中的内湖即南北向的狭长的龙湖将

村子分成东西两大部分,过去村中排工皆在此湖内扎排作业,扎好的木排竹排出湖顺水而下,进恩江后汇入赣江,放向外地.这是流坑经济的主要来源,流坑也因此在明清之时成为一座十分繁华的村镇.村子以湖的东部为主,房屋从南向北延伸,建成东西向横街七条,南北向纵街一条,另有许多小巷纵横交叉.村中的建筑也大多沿街临巷而建,有坐北朝南的,也就有坐南朝北的,还有坐东朝西和坐西朝东的,也有临水而建的,由于乌江环村,方位也就各异.但整个村盘的阳宅基盘是坐南朝北的,这种方位在江西,乃至南方和北方的农村都很少见,对于流坑来说,却是最佳选择.一是合乎"背山"和"面水"的风水规定,山在南,水在东西北三面.又由于村子的北侧峰峦高耸,阻挡了冬季北来的寒冷空气,得藏风之利,造成了局部的小气候

并不亚于其他地区坐北朝南方位所拥有的效果.更由于村子东部地势平坦开阔,村子西部略呈倾斜地势,整个村子为西高东低之势,可略得东阳之利.且东侧远处有东华山为屏,也具有了坐南"枕山"三面"面水"(环水),侧东"面屏"的良好风水.也正因为此,流坑村的许多居屋有的得山得水得风又得阳,有的虽然不得不放弃"向阳"或"面水"或"背山"的风水之利,但也各有所得,或得山,或得水,或得阳,或得风,或得码头,或得商机,或是得其中二三项,以图利用水运放排和当街经营的生计.这便是在风水规定自身产生矛盾的情况下的一种通变:最好的选择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放弃一般风水规定中的若干项而争取合乎本地实际的其他若干项.

瑶里"程式宗祠"

伦理规定与风水规定发生矛盾时的通变则让我们来看一看瑶里镇程氏宗祠的情况.

瑶里,古名窑里,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的东端,赣,徽交界处,距县城$%公里.东北与安徽省休宁,祁门两县交界,东南与婺源县毗邻.瑶里自然条件很好,山高林密,云雾缭绕,适合优质茶叶的栽种;山中盛产制瓷原料———瓷石,瑶河是昌江东源头,支流遍布,水源丰富,境内到处长有上等烧窑林柴———黄山松,所以,瑶里成为景德镇瓷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瑶里又有

古徽州大道的便利,经商者代代相传.所以历来有"摘叶为茗,坯土为器,富则为商,巧则为工"经济模式."窑里"的地名就是因瓷窑出名而得名,到!"世纪初,瓷窑外迁,"窑里"才改名为"瑶里".瑶里在唐代已是茶商聚集之地,制陶烧瓷也自唐中叶开始,经宋,元而下,到明清时,已是十分富裕.众多的商人在此买地置产,建房构屋,大姓宗族则建筑宗祠.至今,还保留有数片较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多幢旧屋古祠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座落瑶河两岸,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瑶里的明清古建筑中,有好几座大型的祠堂,其中保存最好,也最能表现古建筑中的"通变"的是位于瑶里镇内的"程氏宗祠".

程姓是瑶里的大姓之一."程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道光年间重修.该祠堂与当地其他数座祠堂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最为深长.祠堂为大三进,有两个大天井,并分为上,中,下三堂,横宽$!米,纵深%%米.上堂(享堂)与中堂为明代建筑,下堂(前厅)建于清代.所以清代道光年间完成的是续建,增加前厅,变原来的前厅为中堂,同时对上堂,中堂加以修葺.前厅部分,主要是一座人称"万年台"的大戏台.戏台又分左,中,右三大部分,左,右两边是厢房,供乐队和化妆用,中间是演出用的舞台.舞台上供表演用的台板是活动的,可以向两边收缩.由于戏台紧贴大门,演戏时,须关闭大门(人们从边门进出),才可推出台板,搭台唱戏;演出结束,收起台板,便可开启大门,

不影响平时的使用.接过前厅向中堂延伸,有一大天井,此是族人聚会议事,操办红白喜事的场所;两边还建有回廊,回廊上又有包厢,这是供观赏演戏用的.享堂前又有一大天井,享堂也因此显得广大深邃.二是形状的不规则.站在前厅大门向享堂深处望去,整个祠堂并未有一笔直的中轴线,而是向左(由西向东偏北)折过去,折度约为!"度,分成四个转折过程:享堂坐东偏北向西偏南,享堂前天井坐东偏北向西,中堂天井坐东向西,前厅坐东向西略偏北.祠堂是中国农村和一些城镇中最为重要的建筑,其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尊宗祭祖,和众敦睦,礼仪的意义重于一切.像祠堂这种建筑,不以中轴直线划出中心位置来定中尊宗是不可想象的.据调查,程氏祠堂采取这种通变形式,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取吉利山水方位.程氏祠堂后有狮山,又叫祖山;祠堂前有瑶河,隔河而望是虎山,又叫网山.根据当地风水的要求,重要建筑需要前有照山,后有靠山,建筑要与山势相靠相对,尽可能不要偏斜,才能让后代大发,出大人物;重要建筑应面水而建,面水时不能顺水,要逆水,水是财,建筑物逆水而建才能兜住财.程氏宗祠如果依享堂的方位按东偏北向西偏南的中轴线建下去,必然是顺瑶河流向南下,且不能正对隔河的虎山,失去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吉利因素.

其二,借步步登高山势.程氏宗祠从大门开始,祠内地势逐步向上升高,使祠堂形成四个不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大平台.这种地势,从后堂往前厅的戏台看下去,可方便众人观戏;从前厅往后堂的享堂看上去,祖宗牌位须仰视才得见,取世代景仰之意.

程氏宗祠不规则的平面选择,放弃的是本应有的中轴直线和左右对称所能表达的伦理规定,采取的是风水规定中有关对山和水的选择,是伦理对风水的让步.但我们又必须看到,程氏祠堂的这种选择,只是对伦理规定中的形式的违背,并没有违背伦理的实质内容.风水规定中建筑物对山和水的选择,主要是对子孙后代的期盼,对家庭,家族兴旺发达的期望,对庇荫于宗族祠堂下的宗法共同体全体成员和睦相处的期望.这是最实质性的伦理规定,也是中国伦理文化的实质内涵,是一姓宗祠最根本的功能.

程氏宗祠正门有双重横额,上者恭恭正正地刻着"敦睦"二字,下者才是"程氏宗祠",这足以说明程氏宗祠鲜明的伦理色彩.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程氏宗祠在选择"背山""照山"和"面水"的要求时,还放弃了同样是风水因素的"向阳",即江西农村中普遍遵循的"坐北朝南"这一条.!因为,当"向阳"与"背山""照山""面水"不矛盾时,人们当然会采取坐北朝南方位;而产生矛盾时,放弃坐北朝南的"向阳"方位,也就是一种必然选择了,"背山""照山"和"面水"的选择所包含的伦理内涵比坐北朝南的"向阳"选择重要多了.

由此看来,程氏宗祠对风水的执着追求,虽然伦理在形式作了一些让步,其实还是为了实现伦理,风水只是一种手段,通变也是一种手段,伦理才是最终的目的.

注释:

在瑶里当地人的传说中,把它作为有王者之气的条件.如,现在当地人还在说:程氏族人十分崇拜程咬金,把程咬金作为自己的祖先祭祀,享堂部分略有偏北偏南之向,即是因程咬金之故.

灵洗(字玄涤,梁海宁县簧墩人。生卒为:梁天监十三年甲午(514)正月十三日——陈光大二年戊子(568)四月。享年55岁”。侯景叛乱时,组织黟、歙、休诸县的乡民武装抗拒侯景乱兵,保障了新安郡的百姓,被梁元帝任命为谯州刺史,兼领新安郡太守。陈代梁后,归顺陈,被陈武帝任命为兰陵太守,封遂安县侯。后又因军功而升任南豫州刺史、左骑将军、中护军、云麾将军等职,并封重安县公。夫人董氏生五子,妾刘氏、李氏、王氏生十七子。

二十二子:

文季(字少卿。讨北周败绩于吕梁死之。陈后主诏赠开府仪    同三司,重安县侯,邑千户。以子爵封夫人向氏。十二    子:子承、子响、子同、子俊、子廉、子敬、子澄、子    琳、子桂、子猷、子思、子元)

文祯(招远将军授临安县开国侯,食邑五百户,尚陈武帝长     兴公主加驸马都尉,生五子:寿、威、仁、成、荣)

文华(小桂令。)

文慎(王府中兵,居鄱。三子:道、进、还)

文粲(太守,居亳州。二子:子康、子宁)

文秀(选部郎,居北。)

文和(光禄勋,居北。)

文恭(太子左卫,居北。)

文干、

文翼[弋阳令] 、

文曾、 文肃[阳山令,居运州]、

文肃、

文奇[左郎将,居北] 、

文瑾[居怀州] 、

文养、

文恺、、

文瑶[王府司马,居建宁] 、

文琮[王府中兵,居鄱] 、

文藻[光禄勋] 、

文震、

文晓、

文瓒)

 

上一个:河南祭祖大典 房企118万拍下“头柱香”
下一个:祝贺南昌琚塘程氏宗堂落成典礼圆满成功!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安二程理学研究会  免费技术支持:企隆网络
本站是非营利性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网站备案ICP号:皖ICP备2020021449号-1